压不垮的“脊梁”—祥云公路管理段创先争优侧记
时间:2010-12-24 作者:作者:云南交通信息中心 普品高 来源: 点击:
今年中秋前夕的
“看到桔红就看到了希望”
今年3月楚大高速公路因需要大面积大修突然分流,原本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2万余辆车涌入到老320国道上。这条公路大部分路段的沥青路面是从1974年开始采用“一油两料”工艺在弹石路面和土质路基上直接铺筑而成的,仅属三级公路标准。因为分流突然,投入严重不足,老320国道的承载能力相当弱。这条公路的设计昼夜行车量只是3千余辆,平时也就2千多辆,突然承受2万余辆,无异于千斤重担压于一个幼童身上。
分流没有几天,祥云段管养的老320国道迅速处于崩溃的边缘,坑塘、沉陷、拥包等沥青公路上能够出现的病害,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出现在公路上。
这时正值祥云公路管理段按上级的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,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压力,是等待上级解决,还是任由公路崩溃,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,这是摆在祥云段前面的三条路。祥云段党支部决定,结合创先争优,努力加强党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,做到“五好”、“五加强”,把保通工作作为检验活动成果的试金石。
实践证明祥云段党支部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,党员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。党支部迅速组织职民工不计得失投入到分流保通当中,自
凌晨二点的晚餐
喊破嗓子,不如干出样子。正是段领导班子用他们的言行带动了广大的党员干部。清华洞所的所长、党员郭德高家离单位仅
一只有十三个老茧的手
记得有个公路局局长说过,公路一线职工是公路的脊梁。正是广大职工用自己的身躯肩负起了老320国道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压力,整个保通期间,站所职工加班1078天(人)可都毫无怨言。
在下庄公路管理所,记者见到一名职工的双手伤痕累累,叫他伸出来给记者看看,看到他的手的一瞬间,记者惊呆了,仅仅他的左手上就有十三个黄色的厚厚的老茧,他说他干活天天戴手套,如果不戴手套的话,还要更多。记者从小在农村生活,看过无数双农民的手,还没有见到过一只手上有这么多的老茧。同时另一只手也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,那就是下庄所47岁的女职工张丕芬的右手,这是一只因为风湿泡肿得像馒头一样的手。她哈哈笑着手,当初因为填报错误,自己的年龄弄小了三岁,所以档案上是44岁,一直退不了休。她说,因为风湿,自己的手一碰到水就疼,但在保通期间,经常就下雨,干养路的话,不碰到雨水是不可能的。除了风湿,她还有高血压、胆囊炎等病,家里就像个药店。见到天天在工地上起早贪黑,那些熟人遇到她,问她这样辛苦,一个月是否有三四千的工资。她说,别说三四千,二千都没有,一千多块钱,开支近700块的药钱以后,就所剩无几了。记者问她保通期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“饿!”她说,“经常挨饿,一饿起来脚抖手抖,浑身无力!”因为每天中午都要到一点多,晚饭要到七八点。
10月,高速公路全面恢复通车了,老320国道结束了他的分流任务,留下了满目疮痍的面容,仅祥云公路管理段就留下了近40公里已经砂化的公路。养路工人们又投入到新的工作,修补一个又一个的病害。也在省公路局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孙长有对该段的创先争优给予了充分肯定,指出他们的创先争优活动在强化组织建设、建设学习型组织党员、体现党的宗旨上、体现党员的责任、推进单位实力和发展上有创新。祥云段的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向前推进。